长江鱽鱼味极美,每年都被新闻炒作成热搜。
不过,这两天却被它的姊妹黄河鱽鱼抢了风头!
那么一条小小的鱽鱼为何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它的出现又意味着什么呢?
绝迹20多年后黄河鱽鱼再次现身黄河口,据黄河水利委员会介绍:今日水利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利津至西河口河段鱼类生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发现一条成年黄河鱽鱼,令人惊喜的是这是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首次发现黄河鱽鱼活体,这标志着黄河口海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网友说,露个脸就行,赶紧藏好别被吃了!
黄河鱽鱼,又称黄河刀鱼,是生长在黄河下游的珍稀洄游鱼类之一。在河水常流的年代,每年的3-4月份,鱽鱼会从黄河口逆游而上至东平湖产卵,20世纪80年代调查记录显示,黄河鱽鱼最远可溯游到伊洛河。完成产卵后从东平湖顺流而下至渤海生长。但由于黄河经常断流,这种黄河独有的鱼类已有十几年难觅踪影。
曾经黄河重要的经济鱼类为什么绝迹了?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原因,由于价格高,导致过度捕捞,最终导致灭绝。
长江鱽鱼有多贵,黄河鱽鱼就有多贵,甚至更贵,因为黄河鱽鱼更难得。浑浊的黄河水中生长起来更为艰难。
据说黄河鱽鱼几千块一斤,捕捞一条卖个几千块是不成问题的,随之捕捞过度,黄河鱽鱼越来越少,2000年以后黄河刀鱼已经无市无价了…,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黄河鱽鱼这种鱼类。从曾经一种很常见的黄河鱼类,到发现一条就上了央视新闻,这是黄河鱼的悲哀。
黄河鱼的悲哀不止这一种,以前常见的黄河鲶鱼,黄河鲤鱼现在也越来越少了,都成了稀有动物,长江的保护力度逐步加大,黄河保护的脚步却有点慢了。
而此次黄河鱽鱼惊现人间,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从环保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肯定是天大的好事。